非瘟影响产能,2022年才能恢复?猪价景气恐将延长?

来自:猪之家  |  2024年05月09日

浏览量:

非瘟影响产能,2022年才能恢复?猪价景气恐将延长?

编者按:关注行业,一起看看猪业市场、疫情、产能方面的最新消息,证券日报消息“3月份生猪价格同比下跌明显 分析师称自繁自养逼近成本线”;财联社消息“饲料价格下调,养殖企业二季度终于可以‘喘口气’”;一财网消息“非洲猪瘟弱毒疫情影响生猪产能恢复,猪价景气恐将延长”,按照已知的非洲猪瘟疫情威胁和产业发展规律,整个生猪产能恢复至2018年疫情暴发前的水平,至少要到2022年底。对“猪价肯定会慢慢下降,但过程会比较曲折”的看法,业内基本形成共识。基于这样的共识,秦军认为,2021年仍然还是一个猪价相对不错的年份。具体详情如下:

猪价下跌,自繁自养逼近成本线!

据中原证券研报分析,猪粮比价进一步下跌至9.12;仔猪和二元母猪价格触顶回调,结束连续数周的上涨行情。而目前市场对猪肉消费需求依旧较为萎靡,屠宰企业提价意愿低,清明小长假并没有对市场行情起到提振作用,“今年元旦以来,猪价跌幅达34.8%。4月1日起活猪调运逐渐限制,北猪南运减少,加剧北方养殖户的悲观情绪,叠加屠宰企业压价,导致跌幅扩大。”

“从2019年二季度到2020年第四季度这一时间段,政策扶持了特大型的养猪企业,这对猪周期的恢复以及存栏量的正常化、供需矛盾的解决起到了疏导的作用,整体来看,未来价格不会有大的变化,会是非常平稳的状态。”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而从今年全年的情况来看,卓创资讯分析师李晶认为,当前市场尚未完全消化此前出栏的育肥生猪,价格也因此难言止跌,“但从我们统计的数据来看,生猪价格已经快要跌到自繁自养的成本线附近了。”

李晶对《证券日报》记者进一步介绍,当前,全国养殖生猪的均价在10元/斤至11元/斤附近,而自繁自养生猪的成本线则为7元/斤至10元/斤,“跌进自繁自养成本线内,生猪价格下跌的幅度会有所放缓,综合来看,预测养殖企业全年会整体处在‘先盈再亏’的状态。不过,企业也意识到了这种现象,我们观察到也有一些养殖企业向产业链下游延伸,通过多种降低养殖成本的动作,平衡经营风险。”

节选来源:证券日报

饲料价格下调,养殖企业二季度终于可以“喘口气”

4月份,受供需关系改变影响,原材料玉米、豆粕价格大幅下跌,带动饲料价格下行。分析师预计,二季度玉米价格会继续震荡回落,下游养殖企业的成本压力较一季度会大幅减轻。

“二季度贸易商面临着小麦腾库的库容资金压力以及新季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的国家调控冲击,预计二季度玉米会出现震荡下跌的走势,估算均价为2700元/吨左右,与一季度全国玉米均价相比有150元到200元的降幅,饲料价格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 分析师表示。

进入4月后,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大幅回落。公开数据显示,4月7日全国玉米均价约为2716元/吨,较3月2925元/吨的高点下跌208元/吨,下跌7.15%。同时,豆粕价格也在回落,从春节后的4000-4100/吨下降到目前的3250元/吨,降幅约为20%。

玉米和豆粕价格的持续回落,带动了下游饲料价格下降。4月份,天康饲料、安佑、农好、新希望、美龙农业、正虹饲料等多家饲企纷纷宣布饲料降价,下调幅度普遍在100-150元/吨。饲料价格的下降,让下游养殖企业得以松口气,减轻养殖户的饲料成本压力。


中国养猪网

节选来源:财联社

非瘟弱毒疫情影响产能恢复,猪价景气恐将延长

进入2021年以来,中国官方已经接连报告非洲猪瘟疫情。自从1月21日广东省平远县报告今年第一起疫情后,已经报告有9起,尤其是新疆已经报告3起。

业内人士认为,非洲猪瘟疫情的变化,尤其是变异毒株的出现,使得生猪产能恢复呈现震荡态势,猪价下跌也较难一蹴而就,在本轮“超级猪周期”中,猪价景气恐将延长。

疫情的前后两个阶段

作为“舶来品”的非洲猪瘟,在国内养猪业与其两年半的正面交锋中,以2019年出现非法制售使用非洲猪瘟疫苗等违法行为为标志,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面对针对非洲猪瘟野毒株,中国养猪业逐步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防控经验。一方面在生产各环节严格管理,切断病毒传入路径;另一方面,即便由于管理不慎,病毒传入养猪场,也可以通过及时发现、精准剔除的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

牧原股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秦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牧原股份的产能布局集中在北方地区,伴随着疫情从东北逐渐蔓延至全国,牧原股份在国内的子公司,也陆续暴发有病例。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8月份,全国母猪存栏量至最低点,随后才逐步企稳回升。

市场缺猪,猪价暴涨。受猪价暴涨的利益驱动,再加上行业内对非法制售使用非洲猪瘟疫苗等违法行为,以及使用疫苗后的潜在隐患认识不到位,2019年,市面上还是出现了所谓“非洲猪瘟中试苗、自家苗、进口苗”,这严重干扰了国内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

由于病毒的病原生物学特性特殊,从疫情暴发至今100年来,国际上还没有任何一种非洲猪瘟的疫苗被批准上市。以违法制售使用非洲猪瘟疫苗为标志,国内养猪界出现非洲猪瘟病毒变异,也就意味着疫情防控进入后一阶段。

根据哈兽研所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课题组2020年6月至12月在中国部分省区开展的非洲猪瘟病毒流行病监测,中国田间至少存在4种以上的低致死率基因II型自然变异株。监测结果显示,虽然变异毒株致病力较典型强毒株明显降低,但仍然呈现明显的残留毒力,且具有很强的水平传播能力。很可能已在田间猪群中流行,造成持续的感染、慢性病程甚至死亡,给非洲猪瘟早期诊断带来很大障碍。

农业农村部从2019年11月就开始三令五申,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使用非洲猪瘟疫苗等违法行为。


中国养猪网

疫情反复是养猪业最大变数

很多人在看到大量新建的猪场,认为待猪场满产以后,生猪供应量就会大大增加,于是就预判2020年下半年本轮“超级猪周期”开始进入下行周期。谋易咨询首席顾问王中认为,这是理想主义,没有充分考虑到变数。对整个行业来说,最大的变数就是疫情的反复。

本轮非洲猪瘟病毒变异下的弱毒疫情,牧原股份也未能幸免,甚至不得不清场。

2020年11月14日,在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首届生猪产业峰会上,牧原股份兽医部总监马俊虎作了主题为《非洲猪瘟防控新策略与挑战》的演讲。演讲内容显示,牧原股份受污染的猪场,包括两个5000头的母猪场,一个年出栏10万头的生长场。经历了3.5~4.5个月的持续检出、拔点,甚至清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其中涉及A型、双位点缺失B型、双位点缺失C型三种非洲猪瘟毒株。马俊虎总结新一轮暴发的非洲猪瘟,有着“症状隐蔽、监测艰难、传播广泛、损失巨大”的特点。

秦军表示,以全程成活率指标来衡量,在非洲猪瘟之前,牧原股份的平均水平维持在88%-90%。不过,从2020年至今,仅有80%左右。这意味着,受非洲猪瘟的影响,全程成活率下降了10个百分点。

新希望六和首席科学家闫之春在2021年3月召开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透露,2020年冬天以来,非洲猪瘟弱毒疫情,对河北和山东北部的影响比较大。新希望受到的损失“总体上,可能比2019年初绝大部分公司没掌握精准‘拔牙’等防控方法的时候要严重。”

他解释称,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难度变大,主要在于病毒表现症状不一样,可能原来有10个症状,现在只出3个症状,使得发病很晚才发现。

根据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关于河南生猪的近期调研情况,变异毒比野毒对养殖行业的影响将更为长远。

这其中包括,变异毒对母猪种群造成的影响最大,其症状更加多样化,增加了养殖场对早期猪群感染情况判断的难度。此外,因为担心对感染变异毒的猪场造成应激,很多猪场甚至停止了常规疫苗的接种,从而导致腹泻、口蹄疫、圆环等其他传染疾病的暴发,这些都加剧了产能的不稳定性。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养殖主体应避免投机和侥幸心理,将非洲猪瘟防控管理重点放在生物安全水平软硬件环境的升级改造上,做好物理防控。比如,在购买经过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的仔猪和种猪补栏时,应尽量先进入隔离圈舍观察,再进入养殖圈舍。

猪价景气有可能延长

当前,非洲猪瘟疫情仍然是影响养猪界稳产保供的重大风险因素。秦军表示,不能寄希望于非洲猪瘟的彻底净化,而是要做好在与其长期共存的客观现实下实现复产的思想准备。

对“猪价肯定会慢慢下降,但过程会比较曲折”的看法,业内基本形成共识。基于这样的共识,秦军认为,2021年仍然还是一个猪价相对不错的年份。

新希望六和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整个行业来看,尤其是上市猪企,还处在产能复苏和扩张阶段,长期猪价会随着产能恢复而有所下降,但2020年冬季以来,生猪养殖业深受非洲猪瘟弱毒疫情困扰,各地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去化。预计全年生猪出栏量会低于去年底的行业预期,今年的猪价有望依然维持高位,但不会产生新的历史高点。因此,可以将之视为本轮猪周期下行期的延长,但算不上形成新的周期。

前述调研报告称,目前仍然对下半年的猪价维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后期关注基本面预期差对未来猪价上涨时间拐点和高度的驱动。第一,关注北方大体重猪源的消化情况;第二,关注今年夏季南方地区非洲猪瘟的反弹情况;第三,关注冬季能繁母猪产能受损导致今年后半年商品猪出栏阶段性断档的程度。

报告提到,预计今年二季度市场将逐渐出现“缺猪不缺肉”的情况,四季度大概率会出现“缺猪又缺肉”的情况。

王中认为,当前的复产形势总体向好,但会呈震荡恢复趋势,每年应该有10%~15%的产能恢复。不过,按照已知的非洲猪瘟疫情威胁和产业发展规律,整个生猪产能恢复至2018年疫情暴发前的水平,至少要到2022年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