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散户被淘汰!家庭猪场如何抓住乡村振兴红利获发展?
来自:猪之家 | 2022年09月26日
浏览量:
70%散户被淘汰!家庭猪场如何抓住乡村振兴红利获发展?
从2018年开始,我国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正式设立,节日时间为每年“秋分”。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主要是想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时至2022年秋分,作为三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养猪业,作为农民的养猪人,却在近几年的市场变革中发生重大变化。据我的钢铁网报道,从2007年开始,年出栏500头以下养殖场数量一直有所下降,截止到2022年下降幅度在70%左右。
同样据新希望负责人在接受相关采访时表示:“从散户调研数据看,平均去化幅度在50%以上,养几十头母猪的山东散户基本去化70%,养几百头到3000头母猪的猪场去化在50%以上”。
家庭猪场的“高光时刻”
自古猪粮安天下,曾几何时,生猪产业在国计民生中处于支柱产业,家家养猪在各地农村都是屡见不鲜。
其中家庭农场养猪的黄金发展期是2000-2010年,全国各地涌现出大批小规模养猪场,为我国居民餐桌丰富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3年,“家庭农场”这一个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进一步助力家庭农场的发展。2013年3月,农业农村部首次对全国家庭农场发展情况开展了统计调查,当时家庭农场以种养业为主。
在全部家庭农场中,从事养殖业的有39.93万个,占45.5%;从事种养结合的有5.26万个,占6%。
近几年,为了鼓励生猪养殖,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家庭农场扶持政策措施。农业农村部公布,2019年畜牧类家庭农场14.8万个,其中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占比较2015年提升2.7个百分点。
被迫退出的原因
现实和理想往往都存在巨大的差距,近年来,各地家庭猪场的消失似乎成为难以逆转的趋势,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疫情因素。我国动物疫病病源种类多,其中2018年暴发的非洲猪瘟杀伤力最大。
2.环保因素。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史上最严的“环保风暴”。由于地理位置不合适或无力购买高昂的环保设备处理粪污问题的家庭农场无奈退出。甚至一些地方借环保名义,禁养、限养,强拆猪场,辛国昌表示,2010年-2018年,全国拆除猪场27.3万户,存栏减少4800万头,如果一年出两茬猪,那就是损失近1亿头猪。
3.市场行情因素。2006年以来,我国养猪业已经经历了4轮猪周期。每轮猪周期都会倒下一波家庭农场,更何况面临超级猪周期叠加非瘟风险,不少家庭农场亏得一塌糊涂。
4.效益下降。养猪进入高成本时代,水电费、雇工费、饲料成本、防非成本、粪污处理成本等价格上涨,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再养猪。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辛国昌表示,“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全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有2.3亿户,其中养猪场户还有1800万户。养猪是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养猪门槛提高或养不成猪,会带来很大的社会问题。”
未来如何抓住乡村振兴的红利
从未来来看,乡村振兴是实现国内共同富裕长期目标和稳增长短期目标的重要环节。我国是全球猪肉消费第一大国,进入向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新发展阶段,中小养猪户更应把自身发展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要从是否有助于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去养猪。
具体怎么做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要做到高质高效的养猪。中小养猪户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规模效益低、组织化水平不高。要应对这些挑战,中小养猪户除了积累养殖经验、提升养殖技术,努力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从避短的角度出发,可以考虑走个性化、特色化的道路。
其次养殖企业不但要提供足够的肉类供给,还要提供高质量的猪肉产品,让人吃得安心,吃得有味。发展安全猪肉、风味猪肉,就是服务乡村振兴。
再次是要做好节能减排,低碳养殖,养殖场逐步达到真正对环境无污染,让养殖业融入乡村,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小养猪户也要积极关注、响应所在地的相关政策方针,要知道政策既是指导,许多时候也是红利;要把自身的发展利益与地方的发展利益相结合,要把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结合起来,正确认知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的关系。环保养猪,就是是服务乡村振兴。
最后,家庭猪场要抓住乡村振兴中的战略与步伐,寻找并抓住机遇,实现借力发展。正如习近平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的江湖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稳住农业基本盘,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农民丰收节,养猪人不应该缺席!
- 上一篇: 严重干旱导致法国玉米产量降至30多年来最低
- 下一篇: 福建率先破13!猪企加大出栏量,猪价将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