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会引发粮价、菜价上涨吗?全球粮食供应将面临挑战
来自:猪之家 | 2022年08月19日
浏览量:
大旱会引发粮价、菜价上涨吗?全球粮食供应将面临挑战
今年我国加大农业政策供给力度,夏粮实现高位增产,各地的早稻陆续完成收获。秋粮面积较上年增加,目前在田作物长势总体较好,但一场席卷全国持续高温干旱天气还是给秋粮生产带来严峻挑战。
图源:央视新闻
从目前来看,我国粮食供应充足,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及市场易波动地区的地方成品粮油储备达到15天及以上,防范市场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稻谷连年丰收,持续多年产大于需,库存充裕,供应充足,稻米市场持续疲软。今年早籼稻已大量上市,国家每周常规投放最低收购价稻谷,地方各级储备稻谷进一步加快轮出进度,市场供应压力加大,成交价持续下降。但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干旱,水稻减产预期增强,部分地区稻谷价格有上涨迹象。
长江流域旱情快速发展
水利部11日发布旱情通报称,长江流域旱情快速发展,水利部针对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6省市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当前,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7米至5.7米,均为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同时,部分地区小型水库蓄水严重不足。
旱情通报称,长江流域旱情快速发展,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6省市耕地受旱面积967万亩,有83万人因旱供水受到影响。目前,长江流域大中型灌区水源可得到有效保障,部分灌区末端区域和“望天田”受旱较重;部分以小型水库或山泉水、溪流水作为水源的分散供水工程缺水,群众供水受到一定影响,一些群众需要拉水送水保障生活用水。
南方秋粮作物产量形成关键期
农业是“靠天吃饭”的产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受天气影响很大。
据农业农村部此前披露数据,秋粮面积超过13亿亩。
从目前来看,我国粮食供应充足,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及市场易波动地区的地方成品粮油储备达到15天及以上,防范市场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稻谷连年丰收,持续多年产大于需,库存充裕,供应充足,稻米市场持续疲软。今年早籼稻已大量上市,国家每周常规投放最低收购价稻谷,地方各级储备稻谷进一步加快轮出进度,市场供应压力加大,成交价持续下降。但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干旱,水稻减产预期增强,部分地区稻谷价格有上涨迹象。
南方中稻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夏玉米进入抽雄吐丝期。中国气象局指出,当前正是南方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对温度、水分最敏感的时期,高温叠加干旱将导致花粉活性下降、影响结实率,给秋粮生产带来严峻挑战。
7月菜价同比上涨12.9%
高温干旱天气可能会对局部地区蔬菜等作物产生不利影响,不过受“北菜南运”和“西菜东运”带来的有效补充,整体夏秋蔬菜供应有保障。
8月16日,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4.61元/公斤,比8月15日蔬菜价格下降0.6%,比8月1日4.68元/公斤下跌1.5%。
近期价格下降的蔬菜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最近正集中上市的豆角类蔬菜;另一部分是上市量逐渐加大的蔬菜,包括甘肃、河北等冷凉蔬菜主产区上市量逐渐加大的菜花、西蓝花、洋葱等。
农业农村部蔬菜市场分析预警团队首席分析师张晶表示,当前全国大部分蔬菜价格保持稳定,小部分蔬菜价格略有波动。
8月5日,北京新发地蔬菜加权平均价是2.92元/公斤,比7月29日3.21元/公斤下降9.03%。周环比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夏季晚茬蔬菜正进入集中上市阶段。产自冷凉地区的大白菜、圆白菜、芹菜、白萝卜、莴笋、西葫芦、团生菜、散叶生菜,种植面积比去年有所扩大,此前受降雨影响补种的蔬菜集中进入收获期,导致价格快速走低。
下半年蔬菜价格走势如何?分析师表示,当前全国蔬菜在田面积10572.1万亩,同比增加399.6万亩;7月中旬蔬菜产量2938.4万吨,同比增加150.4万吨。今年全国蔬菜在田面积和产量均有所增加,稳产保供基础较好。
多方采取行动抗旱保收
农业农村部:下达3亿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据农业农村部,7月以来,南方大部地区持续高温、降水偏少,导致部分灌区末端、丘陵岗地和“望天田”出现旱情。据中国气象局预计,未来两周南方高温天气仍将持续,给秋粮生产带来严峻挑战。
图源:央视新闻
目前距离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50天左右时间,为应对近期南方多地旱情,农业农村部已经派出专家组和科技小分队奔赴各地指导抗旱工作。
8月12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向13省区下达3亿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支持受灾地区加快恢复农业生产。
8月13日,农业农村部紧急下发通知,进一步部署防范高温干旱保秋粮丰收工作。
同时,派出25个包省包片联系工作组和12个科技小分队赴秋粮重点省和受高温干旱影响重点地区,指导推进抗灾保丰收关键措施落实,努力减轻灾害损失,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
水利部:实施抗旱保供水专项行动
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表示,当前长江流域水稻等秋粮作物正处于灌溉需水关键期。为遏制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快速下降趋势,确保沿线灌区和城镇取水,水利部决定自8月16日12时起,实施“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
调度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洞庭湖“四水”水库群、鄱阳湖“五河”水库群,加大出库流量为下游补水,计划补水14.8亿立方米,确保旱区群众饮水安全,保障秋粮作物灌溉用水需求。
8月11日,水利部发布旱情通报称,长江流域旱情快速发展,水利部针对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6省市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当前,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7米至5.7米,均为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同时,部分地区小型水库蓄水严重不足。
旱情通报称,水利部密切关注长江流域雨情、水情、旱情,及时发布干旱预警信息;向相关省市水利部门发出通知,要求提早采取抗旱措施,减轻干旱影响和损失。同时,组织编制长江流域应急水量调度方案,针对重点旱区逐流域提出调度措施,并提前谋划三峡、丹江口等51座主要水库调度,为抗旱储备水源。受旱省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力做好抗旱保饮水保灌溉工作。
三峡水库向长江中下游补水 图源:央视新闻
目前,各地正在全力以赴战高温、抗干旱,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采取清淤、抽水、打井及寻找水源等方式,最大限度扩大灌溉面积,努力做到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能稳产、无灾区多增产。加强节约用水制度,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杜绝浪费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抓住有利天气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了部分乡镇的旱情。而且,干旱易生虫。各地要盯紧草地贪夜蛾、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大豆“症青”等,实现“冲口夺粮”。
从长期来看,要不断提升粮食生产防灾减灾能力。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水平,持续提升粮食育种研发水平,不断研发耐高温耐干旱新品种。强化农业生产气象保障服务,运用卫星遥感技术提升灾害天气预警、病虫害预警,提升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水平,提高田间管理水平,真正实现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的转变,进一步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外媒:全球粮食供应将面临挑战
据联合早报报道,由于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部分地区发生旱情,大米短缺可能成为全球粮食供应面临的下一个挑战。
旱情令印度大米种植面积缩减至约3年来的最低水平,本季迄今稻米总种植面积下降了13%。
印度向孟加拉和中国等100多个国家供应大米,承担全球40%的大米供应量。贸易商担心,大米产量下降将使印度应对通货膨胀的工作更为棘手。
有贸易商估计,到9月,出口价格可能会从现在的每吨365美元(折合2465人民币)攀升至400美元(折合2701人民币)。
此外,欧洲今年的干旱可能会是500年来最为严重的干旱。伴随旱灾持续加重,各国以水资源为基础的能源利用也先后遭遇困境,这使欧洲能源危机更加雪上加霜。欧盟委员会表示,近半数的欧盟国家遭遇旱灾,农业、能源生产及供水都受到影响。
根据欧盟委员会最新的一项评估报告,约有44%的欧盟国家处在干旱“预警”之中,预计包括法国、罗马尼亚、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内的多个国家今年粮食产量将下降。欧盟委员会科学服务机构联合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预测,由于夏季炎热干燥,欧盟谷物玉米、向日葵和大豆的产量将下降8-9%,远低于5年的平均水平。
法国农业部预计今年的玉米收成将减少18.9%。特别是已经播种的玉米正在面临缺水的尴尬局面。
在意大利波河地区,严重干旱导致稻田水干涸,当地农民估算,今年的水稻收成可能会“腰斩”。
德国农民协会近日警告说,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要警惕作物歉收和价格上涨的情况出现。如果不能尽快持续下雨,收成可能会减少30%或40%。
土地干旱、水资源紧缺、粮食减产,今年的天气带来的经济损失或是此前数十年的两倍还多。地球已经拉响警报,为其“降温”已经刻不容缓。
另据财联社,全球三大农机巨头之一的爱科集团(AGCO)首席执行官Eric
Hansotia周一警告称,全球粮食短缺可能会持续到今年年底,乃至明年。
- 上一篇: 养鸭子有哪些新技术?
- 下一篇: 饲料价格狂涨!最高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