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猪猪舍(收藏猪场降本增效“九字诀”:生得多、死得少、长得快)
来自:猪之家 | 2024年03月18日
浏览量:
作者:《农财宝典》新牧网见习记者 熊亚琴
“健康是生命线,猪群健康是猪场的生命力。猪场降本增效的系列举措,都要建立在猪群健康的前提之下,而做好疫病防控、共筑免疫长城正是保障猪群健康的最重要举措”,中牧股份生物制品事业部市场服务部副总周波在接受《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到。
自2018年非洲猪瘟在中国爆发以来,我国养猪业也经历了重大变革。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我国生猪产业逐渐从复产走向扩产,从供不应求到产能过剩,猪价行情也在这一过程中,遭遇了从暴涨走向暴跌的时期。当前,在猪价低迷的大背景下,养猪业喊得最为响亮的口号当属“降本增效”,而降本增效也成为了养猪业的首要任务。
如果说非洲猪瘟的防控成败决定着我们能不能活下来,那么猪场能不能活得更好,还得看传统疫病的防控好坏。毫无疑问,防控好非洲猪瘟依然是一切的前提,但传统疫病的防控也同样需要重视且常态化。
降本增效“九字诀”:“生得多”、“死得少”、“长得快”
周波认为,生猪养殖是个系统工程,可以从养猪过程的各个环节去思考如何降本增效,疫病防控是重要的一环。从疫病防控角度,在谈到养猪业如何实现降本增效时,周波表示,疫病防控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产水平,对企业降本增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生得多”、“死得少”、“长得快”三大方面,其主要途径是做好繁殖障碍系统、消化道系统和呼吸系统相关疫病的免疫防控。具体如下:
要想实现“生得多”,关键是要做好繁殖系统疫病防控。繁殖障碍疫病是影响母猪生得多少的关键因素,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毒性疫病有猪伪狂犬病、猪瘟、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乙型脑炎和细小病毒病,这些病毒性疫病均没有特效药物,通过加强疫苗免疫,构建繁殖系统免疫屏障,可有效降低母猪的流产、死胎、木乃伊和弱仔比例,提高母猪繁殖性能,从而保障母猪“生得多”,而且健康度还好。
要想实现“死得少”,关键是要做好消化道系统疫病防控。生猪养殖各阶段都有一定的死亡率,而哺乳仔猪是各阶段猪只中死亡率最高的,新生仔猪因为免疫系统不完善、消化系统不发达、神经系统不成熟等原因最易发生腹泻导致死亡。仔猪腹泻相关疫病的主要包括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性和生理性,其中,病毒性腹泻造成的仔猪发病率最高、死亡率最高、损失最为严重。
细菌性腹泻病原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细胞内劳森氏菌、猪痢疾密螺旋体、魏氏梭菌等,寄生虫性腹泻病原包括球虫、蛔虫、隐孢子虫病、猪鞭虫病等,这些通常可通过环境卫生、消毒、“全进全出”、药物保健、微生态制剂等来防控。病毒性腹泻病原主要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轮状病毒(RV)和猪δ冠状病毒(PDCoV)等,其中,流行性腹泻病毒是造成仔猪腹泻死亡的最为主要病原,占比在80%以上。
病毒性腹泻的免疫防控主要通过免疫母猪,仔猪通过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获得保护。因此,做好病毒性腹泻的疫苗免疫,降低仔猪腹泻相关疫病的发病的和死亡,是实现“死得少”的关键要素。
要想实现“长得快”,关键是要做好呼吸系统疫病防控。猪在患病过程中,猪体为了和病原微生物及引起的病理损伤进行斗争,会消耗大量的营养和能量,导致增重缓慢、甚至停滞和下降,影响到猪体的饲料转化率和生长速度。保育和育肥阶段是猪生长的关键环节,一些慢性、消耗性疫病会明显影响到猪只的生长和发育,主要的病原因素有猪圆环病毒2型、猪气喘病、猪萎缩性鼻炎和寄生虫。
临床观察发现,长得慢的猪只通常存在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呼吸系统问题表现突出。猪群感染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2型、猪气喘病后,通常容易继发感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和巴氏杆菌等呼吸相关细菌性疫病。
因此,不仅要加强病毒性呼吸系统相关疫病的免疫防控,而且要根据猪场情况选择性强化对细菌性病的防控,筑牢呼吸系统免疫防控长城,保障生长猪只健康,提高猪群饲料转换率,缩短出栏时间,实现降本增效。
疫病防控也是系统工程,“生得多”、“死得少”、“长得快”三大方面互相交织、环环相扣且相互影响,实现降本增效一定要以系统思维构建疫病防控体系,周波补充说道。
生物安全: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加法,才能针对性地做好减法
2018-2019年非洲猪瘟对我国生猪产业重创之后,国内对非瘟的认识更加深入,在防控经验上也得到了大量积累,养殖业生物安全水平得到整体提高。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周波谈到,在防控非瘟的前期,我国猪场在生物安全上的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在生物安全建设方面都在千方百计、事无巨细地做加法,不断优化生物安全体系,在非洲猪瘟防控中取得明显效果。当前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依然较为复杂,不同猪场对非洲猪瘟的认识程度还不一样,不同团队的执行能力参差不齐,使得不同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效果也不尽一致。
构建生物安全体系需要投入,需要成本,生物安全等级提升所带来的防疫成本也在增加。在加强成本控制的大背景下,优秀的规模化、集约化的猪场在生物安全上已经开始做减法。这类猪场前期做了大量的加法,积累了成熟的非瘟防控经验,通过监测和检测技术手段,在充分了解猪场的漏洞和风险所在之后,能够有针对性制定方案和措施,逐渐减少不必要的环节,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以较低的成本精准地将生物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而水平相对滞后的猪场效仿起来难度则很大,风险也很大。这类猪场对存在的具体生物安全漏洞和风险并不完全清楚,团队整体对病毒认识还不够深刻,因此在生物安全建设中难免有些重复、无效、不必要的工作,无形地消耗了人力、物力、财力,导致成本增加。周波表示,做好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只有踏踏实实地做过加法,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减法。
疫苗免疫:不免、减免、漏免和低效免疫均会构成发病隐患
周波谈到,近期他们在临床上收到一些典型的猪瘟、伪狂犬、细小等病例的发生,深入了解发现猪场之前在疑似非洲猪瘟时期疫苗免疫停止了一段时间,免疫不到位所引起的发病。
当前,有些猪场为了降低成本,在疫苗免疫上存在少免、漏免,甚至不免的情况。周波表示,减免看似降低了短期疫苗使用成本,但长期来看,减免会对猪群造成在病毒性疾病上的免疫缺失和免疫保护不全的状况,这为疫病的流行和爆发埋下了的隐患,对于疫病的控制和净化都是非常不利的,其实是很不经济的行为。
同时,盲目混免现象依然存在。周波表示,有的猪场为了省事,盲目地一次性把两种、三种甚至是四种疫苗简单混合后免疫猪群,忽略了所混免的疫苗是否科学有效,“以为打了疫苗就能产生保护,其实忽略了疫苗的基本属性和最佳免疫时机”。周波建议,要根据猪群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合适的免疫时机,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免疫。
在传染病的防控方面,周波呼吁,猪场疫病防控应该回归到本真,“以最踏实的方式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好,是避免更多风险的有效办法,也是最经济的方式”,踏实做好生物安全和免疫防控,共筑免疫长城才是防控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实现降本增效最朴素的方法。
疫苗选用:有的放矢,抓本质、抓重点、抓关键!
对于如何选择和使用疫苗,周波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建议:
第一、要抓住防疫重点。有的疫病对生产成绩影响大,而且没有特效药物可治疗,要纳入必免范围。不同群体的猪只防疫重点不完全一样,对后备母猪的基础免疫对于头胎和经产影响都非常大,可以说会影响到其一生的繁殖性能,这是需要免疫的疫苗种类和次数都是最多的原因。口蹄疫、猪瘟、伪狂犬、圆环、蓝耳、乙脑、细小、病毒性腹泻、支原体相关疫苗都应纳入后备母猪的必免范围,其他疫苗视情况可选择免疫;经产母猪必须做好口蹄疫、猪瘟、伪狂犬、圆环、乙脑、细小、蓝耳的免疫;公猪必须做好口蹄疫、猪瘟、伪狂犬、蓝耳、乙脑、细小的免疫;肉猪则必须做好口蹄疫、猪瘟、伪狂犬、圆环、蓝耳、支原体的免疫,副猪、丹毒、链球菌、传胸、猪肺疫等疫苗视情况选择免疫。
第二、把握疫病流行规律。要考虑疫病流行的季节性、感染链条(发病规律)、易感群体、流行毒株、地域环境等因素。比如疫病流行的季节性方面,夏季要重点防疫好高热病、传胸、支原体等呼吸系统疫病,冬季要重点防疫好高发的口蹄疫和流行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疫病,而对于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等免疫抑制性疫病一年四季要常抓不懈。再以流行毒株为例,猪口蹄疫要重点防疫好O/Mya98毒株,其次是O/Ind-2001毒株、O/CATHAY毒株和O/PanAsia毒株,蓝耳病要重点防控好类NADC30、经典毒株及GM2株,圆环病毒病重点防控好2d、2b基因亚型;流行性腹泻重点防控好变异株等。
第三、要注重免疫时机。合适的免疫时机是疫苗发挥出效力的重要前提条件,切记不要盲目混免,如果因为免疫时机不对,导致免疫保护效果不好,那么再省事、再便捷的操作也是徒劳,因为防好病的主要目的没有实现。周波提醒,如果两种或多种疫苗免疫时机不一致,可能存在顾此失彼的情况,则需对猪群情况进行谨慎评估,制定合适的免疫方案。周波认为,在保障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多联多价苗能够帮助猪场减少免疫负担,联苗产品的开发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期待更多的优质多联多价苗的上市。
在保证疫苗安全有效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高的疫苗不失为降本的重要途径。周波谈到,这些年随着国内疫苗工艺的改进和提升,众多国产疫苗的免疫效果已非常优秀,性价比也很高。他透露,最近三个月,中牧股份在一些集团猪场实现了圆环、伪狂犬等疫病疫苗的对比,结果发现中牧疫苗在抗原含量以及批次间的稳定性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凭借更高的性价比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案例分享:“深度服务模式”助力鑫星农牧集团降本增效
在江西省养猪行业协会理事长、江西万年鑫星农牧集团董事长汪战军看来,降本增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对企业来说,降本增效在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企业不降本增效就无法生存,只是在猪价下行的时候显得尤为重要。汪战军表示,猪价低价运行还有漫长的过程,预计明年更困难。
汪战军介绍到,鑫星农牧现有规模2万头母猪,年出栏生猪30至40万头,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非洲猪瘟时,他们和其他养猪企业一样,也显现出薄弱环节,尤其在实验室诊断环节比较薄弱。鑫星农牧与中牧股份合作有十多年了,中牧股份作为央企,作为我国畜牧业的国家队和主力军,整体令人非常放心和满意。
汪战军透露,三年前,鑫星农牧和中牧股份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中牧推出了免疫检测与监测、免疫程序优化、疫病防控与净化、实验室建设、个性化内训等系列深度服务,周波博士非常专业和敬业,这些年给了鑫星农牧技术团队很大帮助,进行合作后,相关实验室也逐渐建立起来,猪场情况逐渐得以简化,在很多方面也都走上了正轨。
汪战军表示,猪场依靠中牧研究院的专家教授团队来指导猪场生产,在疫病防控、提高猪场成绩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一方面中牧团队每3个月会定期派人培训实验室人员、规范操作程序、检测程序和手段,以及检测当下猪场中各种猪病的抗体水平,有针对性地优化免疫程序;另一方面在猪场遭遇突发情况时,中牧团队也会对猪场进行实验室诊断,提供建设性建议。
此外,汪战军透露,当前集团猪场在伪狂犬的净化已达到90%,未来还会不断在蓝耳、猪瘟等猪疫病上进行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