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疗法向家庭场景延伸 《家庭雾化指南》提升患者雾化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新网上海1月12日电 (记者 陈静)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此类疾病常伴随咳、痰、喘等症状,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让患者深受困扰。
记者12日在此间采访获悉,雾化疗法正向家庭场景延伸,尤其为“一老(老人)一小(儿童)”家庭的呼吸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联合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制定并发表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家庭雾化吸入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5)》(简称:《家庭雾化指南》)当日正式发布。广大临床医生在指导患者开展家庭雾化时,也可根据《家庭雾化指南》等开展居家雾化操作的科学知识普及,促进雾化在家庭场景下的合理、规范使用,进而提升患者雾化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家庭雾化指南》12日正式发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供图) 随着家庭雾化治疗方式的普及应用,其规范操作的问题受到关注。患儿家长对于家庭雾化疗法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异,尤其是对于治疗药物、设备装置选择、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规范流程缺乏了解,而使用和操作上的误区则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洪建国教授表示:“当下,有很多家庭都在家中配备了雾化器,自主为患儿进行家庭雾化治疗。患儿在家里(熟悉的环境中)更容易配合治疗,无需频繁往返医院,也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家庭雾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长的陪护压力,能有效地减少患者家庭就诊所付出的时间、经济等各项成本。”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刘瀚旻教授亦对记者表示,居家雾化的便捷性,让患者能够在急性发作先兆期,及时根据医生建议,自主开展居家雾化治疗来缓解症状。此外,这些患者需要确保后续进行足够疗程的雾化治疗,以免病情反复。
洪建国教授介绍,雾化通过用雾化器将药液雾化成微粒,由患者吸入并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及肺部,因此雾化治疗具有起效更快、用药量更少、可能产生的全身不良反应也更少等特点。家庭雾化常见的药物包括祛痰药、支气管舒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面对呼吸道疾病导致的咳嗽、咳痰、喘息等问题,遵照医嘱进行家庭雾化有助于快速缓解症状,治疗效果往往与在医院进行雾化并无明显差异。
在采访中,专家表示,需要格外强调的是患者在自行开展居家雾化治疗时,仍有诸多注意事项。例如,开始雾化前,患者应先清洁面部;儿童在雾化前30分钟、成人在雾化前60分钟不要进食,避免雾化过程中因不适引发呕吐;在雾化治疗过程中,要确保药杯始终保持竖直状态,避免任意倾斜或晃动。整个过程中,患者只需保持平静呼吸,直到雾化气体完全用尽即可。治疗结束后,应用清水将面部冲洗干净,对雾化用具进行消毒并妥善保管等。刘瀚旻教授指出,如果遇到未能有效缓解症状的情况,仍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处理。
相关企业中国呼吸消化事业部负责人刘谦表示:“未来,企业方面期待能够积极携手院内专家、院外零售药房及专业药师、电商渠道等,在支持医务工作者向公众传递科学的家庭雾化健康知识的同时,也助力治疗可及性的提升,携手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使得家庭雾化治疗方式惠及万千患者。”(完)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孩子不能又亲又抱 当心“亲吻病”→
日常生活中,看到可爱的小朋友,不少人都会忍不住想要亲一口。但是这种看似很常见的举动,却很有可能让宝宝患上“亲吻病”。那么,究竟什么是“亲吻病”?又有哪些典型症状呢?孩子发烧 小心“亲吻病”最近,河南郑州的4岁小男孩儿恒恒突然高烧到38℃,家...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习近平: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广大劳动者,多次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勉励广大劳动者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引领推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
微视频|出圈出海出彩!看中华文化魅力
当下的中国,文艺、科技、产业在不断碰撞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早年间以咏春...